環保用電監管平臺實現對企業治污設備的實時監測
更新時間:2022-04-21 | 點擊率:691
取得過環境執法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分為四類:
一、通過配備記錄儀、無人機、攝錄機等數碼設備執行現場查勘。
二、通過環保平臺的企業庫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將排污企業單位信息和執法人員通過系統隨機匹配,布置執法任務。
三、在線污染源主動系統,對大型企業且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治污排污設備安裝污染源自動系統監測排污數據(排扣信息、排口污染物信息)。
四、視頻。
而取得過的四種手段已無法滿足環保部門監管需求,其中安裝在線污染源主動系統的僅為大型企業,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還是通過傳統手段進行監察,這些中小型企業較多,治污設施停運、偷排時有發生,監察耗時耗力,實時監管困難。
實施環保用電監管平臺的建設,通過大范圍部署監測點,實現對企業治污設備的實時監測。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環保數據化智能監測網絡,涵蓋全區企業產污設施、治污設施,實時檢測治污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停產限產的異常狀態等信息。
對影響污染物排放的污染源生產設施、污染物治理設施運行的關鍵電氣參數進行監測,根據生產、治理工藝抽取出代表設施運行的工況模型,準確描述設施的運行狀態。通過關聯分析等多種方法,得出企業治理設施未同步開啟、停限產未執行到位的分析結果。
通過對企業生產及治理過程的實時,可以使執法向前端有效延伸,實現主動查究,形成治理過程管控有力、污染源排放真實有效,排污企業、公眾及環保主管部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動環境監管體系。